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采用某种记账方法登记具体经济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规律。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题1•单选题】下列不符合借贷记账规则的是( )。

A.资产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B.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C.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D.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答案】A

【解析】资产类账户增加应记借方,减少应记贷方。

【例题2•单选题】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

A.以银行存款50 000元购买材料

B.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 000元

C.购买机器设备20 000元,货款未付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 000元

【答案】C

【解析】选项ABD,均为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会计等式总额不变;C项为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会计等式总额增加。

【例题3•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有( )。

A.负债的减少

B.费用的减少

C.收入的减少

D.资产的增加

【答案】ACD

【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负债、所有权益、收入的减少记借方。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记账规则,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时所应遵循的记账规律的高度概括。以上已经说明了采用借贷记账法时,按账户的性质和结构分别确定记账方向。每一类账户中所记录的经济业务都有增加、减少两种形态。企业日常发生的大量经济业务,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例1】企业收到投资人30 000元投资,存入银行。此项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增加30 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中的“实收资本”账户增加30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例2】企业向银行借款60 000元,偿还期限为3年,款项已存入企业银行存款账户。此项业务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增加60 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中的“长期借款”账户增加60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二)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例3】企业用银行存款8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减少8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中的“短期借款”账户减少8 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三)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例4】企业以银行存款5 000元购买材料。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原材料”账户增加5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减少5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四)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例5】企业将已到期但无力支付的应付票据3 000元转入“应付账款”。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负债类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增加3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负债类中的“应付票据”账户减少3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例6】经企业董事会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 000元。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负债类中的“应付利润”账户增加4 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所有者权益类中的“利润分配”账户减少4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提示】通过上述举例可以说明,采用借贷记账法,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以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一项经济业务,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的金额合计数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合计数。我们把这种记账规则归纳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二字总是同时出现,来一贯地反映任何一项经济业务。

【例题•判断题】复式记账,是以资产和权益的平衡关系为记账基础,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 )

【答案】×

【解析】复式记账法下,一项经济业务既可能只涉及两个相关的账户,也可能涉及两个以上相关的账户。

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在我国,会计分录记载于记账凭证中。

为了清晰的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每项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时候,都要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通常是“借”在上,“贷”在下,每一个会计科目占一行,“借”“贷”前后错位表示。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再把经济业务记录账户之前,应先确定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应记的借贷方向和金额,然后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中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就意味着对经济业务做了会计确认,为经济业务数据记入账户提供依据。

会计分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一组对应的记账符号:借方和贷方;

(2)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名称;

(3)借贷双方的相等金额。

编制会计分录,通常应遵循以下步骤:

(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负责及所有者权益(收入);

(2)确定涉及到了哪些账户,是这些账户的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该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4)确定应借应贷的账户是否正确,借贷金额是否相等。

以前面列举的经济业务为例,说明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例1】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实收资本 30 000

【例2】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长期借款 60 000

【例3】

借:短期借款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例4】

借:原材料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例5】

借:应付票据 3 000

贷:应付账款 3 000

【例6】

借:利润分配 4 000

贷:应付利润 4 000

版权声明:[db:作者] 发表于 2023年 4月 5日 pm6:28。
转载请注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十次农场

相关文章